当前位置: 首页 考研政策

最新考研政策(关于专科生考研,国家有什么新政策吗?)

时间:2024-04-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考研政策 文档下载

0

2025年考研加分政策

考研加分政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单位应严格规范执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分政策,除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外,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另设标准。招生单位应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核实。

此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2023年考研新政策

2023年考研新政策如下:

1、报名环节上增加温馨提示。

《规定》第四章报名第十九条(一)网上报名要求新增: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明确网上确认具体要求。

《规定》第四章报名第十九条(二)网上确认要求明确: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变化。

《规定》第四章报名第二十二条: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预告2024年起教育专硕命题调整。

《规定》第六章初试第三十四条新增:从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起,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考试科目将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供相关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5、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必要支持条件。

《规定》第四章报名(一)网上报名要求新增: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6、网上报名时就要填报享受的加分政策。

《规定》第四章报名(一)网上报名明确规定:符合五十条规定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7、荣立二等功等特殊情况的考生报名阶段就要在推免服务系统上报名。

《规定》第四章报名第十八条明确提出:报名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考研防疫措施:

教育部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安全平稳”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优化考生服务。

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等要求,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

一是加强考试组织条件保障。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协同各有关部门落实考试组织的各项条件保障,确保考试场所、人员、物资及考试防疫各项措施及时安排到位,确保平稳施考。要求高校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考场安排、人员培训等工作,加强对在校应届考生的生活安置和服务保障。

二是做好有关考生借考工作。考虑各地实际及有关考生关切,为帮助部分考生解决赴考的实际困难,对于当前仍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可于12月8日上午8时至10日上午8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借考信息并提交申请。原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协调相关省份审核通过后,统筹安排借考事宜。

三是优化考试服务工作。要求各地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在考生出行、食宿、卫生、环境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

本地考研健康码要签满14天吗

需要的。
以广东省为例,所有考生须于考前14日注册“粤康码”信息,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所有考生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如身体异常或未能及时注册粤康码,必须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并在每场考试入场时向考点工作人员出示粤康码和纸质版健康申报表。
如未能及时注册“粤康码”或出现粤康码漏打卡的情况时,请考生即日起在“粤康码”上申报个人健康情况。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可疑症状、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或“粤康码”为红码的人员,须按规定及时就医排查,并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扩展资料:
考试考前防疫的相关要求规定:
1、考生应详细查阅考点公告或电话咨询考点,按照考点所在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参加考试。根据我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返粤及“粤康码”红码的人员,须按当地要求先隔离14天。
2、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重要!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前防疫注意事项请收好

关于专科生考研,国家有什么新政策吗?

1、没有听说国家对于专科生考研有什么新政策。

对于专科生考研的基本规定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要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考11年的研,你必须是在09年9月前拿到了专科毕业证。

2、不同学校对于同等学力考生要求不同。请查询目标学校具体的要求。

这里举例如下:
北京大学: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取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后连续工作两年以上(从专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口语、实验等科目(将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在职攻读的应届专升本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以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
南京师范大学: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进修过8门或8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②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同等学力的考生寄送报名登记表时,须提供大专毕业证书复印件、进修本科课程成绩合格证明及公开发表的论文复印件一份(包括刊物的封面、目录和正文)。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在复试通知中说明)。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品德优良,遵纪守法。
东南大学:

    以同等学力者身份报考硕士生应具备以下条件:①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②大专毕业后有两年以上学习、工作经验(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

3、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建议 :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学校。
首先、很多同等学力的考生报的学校档次很高,一旦你被刷,就很难调剂,就很被动了,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对院校选择慎重!
其次、一定要对专业知识很深刻的了解,对主考老师导师深入了解,查询近年来他们的专业论文,给他们展示你比别人有更强的实力,记住一定要主动出击,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导师师多多交流和联系!让老师知道你真实的实力,给你一个公平的机会,这个公平是靠你自己争取的。
最后、注意该学校历年公费与自费比例,到你决定考某学校时——一定不要怕花钱——打电话,最好去问清楚,因为如果你本来可以公费的话,那就是白花40000—50000元了——我们的父母都不容易。

栏目最新